你的位置:教育科研>>教学论文>>[音美体类]
 
 
   
提高普高生踏板成功率的实验研究
德清县高级中学 余建平


关键词 无板助跑起跳、心理暗示、思维预测
    

    1;、前言

    在跳远比赛中,远动员因起跳犯规而不能充分发挥训练水平的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世界高水平男子跳远比赛踏跳成功率仅为75%左右。而一般的业余远动员的情况就更差。如德清县近三届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各组跳远选手在跳远比赛中踏板起跳的成功率不足40%,而且,仅从运动员踏板的情况还不能完全判定助跑踏板的准确性如何。因为部分运动员为了踏准板往往在助跑的最后几步有意地缩、放步长,表面上是踏准了板,但实际上既破坏了助跑节奏,又损失了水平速度,还对起跳动作有消极的影响,对成绩的发挥没有任何意义。

    运动员尚且如此,那么,一般的学生仅靠几堂体育课,又如何解决跳远的起跳准确性问题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对高一新生四课时的跳远课进行教学改革。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德清县高级中学98级5、6班共109名学生(其中女生36人)为实验组,同时以同年级3、4班共111名学生(其中女生35人)为对照组。

    这两组学生中考体育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前进行30m、立定跳远、跳远测试,结果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学生的身体条件大体相同,可以作为同一总体看待。并且由同一任课教师传授相同课时的急行跳远课。

    2.2; 研究方法

    2.2.1; 档案调查法

    查阅校档案室新生入学档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进行统计比较。

    2.2.2; 实验对比法

    即把采用新教学手段的实验组和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之间的跳远上板率及跳远前后成绩进行对比。

    实验班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

    ⑴无跳板助跑起跳练习

    在四课时七课次(最后一次课只安排跳远测评一个教学内容)教学中,前三课次只安排学生在跑道或草坪上进行助跑起跳练习。方法为:在跑道或草坪上按固定步数(男16步、女14步)进行助跑起跳练习,起动方式为站立式,练习时只设起动线不设起跳区,学生跑完规定步数起跳。第一课次,只要求学生以自己最快的平跑速度反复进行固定步数跑;第二课次,要求学生在平跑速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逐渐稳定步长和起跳区域;第三课次,要求学生确定助跑距离。

    ⑵心理暗示的运用

    第四课次进行上沙坑练习,强调每次试跳前默思助跑过程,并闭目静思数秒钟,方开始助跑,并且要求学生在助跑过程中淡化跳板的存在,象在跑道上练习一样起跳。

    ⑶建立良好的思维预测

    跳远运动的思维预测包括对运动客体的预测和对自身运动的预测。在这两方面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分析综合和评定调节,最终达到控制步长和节奏的目的,以成功地完成起跳。所以,笔者在实验班教学时,有意把第五课次的跳远安排为第一教材内容,而第六课次的跳远则安排为第二教材内容,并且两次课都在同一周,使学生区分充分准备和一般准备、高度兴奋和一般兴奋下步长的变化,以提高学生调整步长,控制助跑节奏的能力。

    3;、结果与分析

    3.1; 测试结果比较

通过四课时的实践,笔者对两组学生的30m、立定跳远、踏跳上板率、跳远等四项成绩进行测试统计。

3    .1.1; 30m和立定跳远成绩的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30m和立定跳远成绩都有一定的提高,但两组成绩仍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种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价值差异不大。

    3.1.2; 踏跳上板率比较



注:测试方法为每人试跳三次,踩线和没有上板将均为失败。

表1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上板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的上板率明显高出对照组。
    3.1.3; 跳远成绩比较

    表2显示两组学生课前相差无几的跳远成绩,通过一个周期的教学,随着实验组学生上板率的大幅上升,跳远成绩也跟着上升,成绩提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班。

    3.2; 测试结果分析

    首先,技术因素是因影响学生踏板准确性的主要因素。良好地助跑节奏和稳定的步长要靠反复刺激不断强化,才能使学生的助跑技术从泛化阶段进到分化阶段,进而进入动作自动化。实验组的跳远教学过程,助跑起跳的课时量达到教学总课时量的60%以上,从时间和练习量上强化了助跑起跳技术。

    其次,心理因素是学生能否准确上板的又一主要因素。高中生心理发育还没完全,注意力易分散,使踏板起跳这个优势兴奋中心不能形成,也易过于集中注意力,精神过于兴奋,从而使机体对肌肉正确的用力感知受到抑制,破坏助跑踏板技术的动力定型。而无跳板助跑起跳练习,可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淡化跳板带给学生的心理障碍。反复练习后,助跑的节奏、速度、步长建立了稳固的动力定型,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渐趋集中和精确。再进行完整跳远练习时,助跑踏跳的动力定型不易被破坏。踏跳上板率自然提高。

    此外,实验组所进行地在不同条件下的助跑踏跳练习,能有效地克服环境等因素对助跑踏跳的影响,使学生对助跑踏跳能根据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学生自身的内部环境)变化建立良好的思维预测,调整助跑节奏和距离,准确上板起跳。

    4;、结论和建议
无板助跑起跳练习法,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助跑起跳技术,有效提高踏跳的准确性。鉴于此法所取得的积极效果,建议在中小学跳远教学中推广运用,使此法在运用中不断完善,更圆满科学地完成跳远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学体育教材》 人民出版社
2、《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上海体育学院
3、《中国学校体育》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
4、《运动生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