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中学生地理学习心理的特征,是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地理学习的心理过程,学生就不会产生心理内容。具体说,就不能获得丰富的地理知识,就不可能对地理学科形成真正的兴趣。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分化现象比较明显,有的中学生对地理越学越有劲,并且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有的中学生对地理缺乏好感、甚至厌烦。分化的趋势,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学生在兴趣上的稳定性差与可塑性强的趋向,这就要求教师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励、维持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学习动机通常以对学生的意向、愿望、兴趣、热情和焦虑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只有当学生学习活动具有强有力的正确的学习动机时,才能在学习中表现出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全神贯注地注意所学内容,热情地追求和探索学习对象,并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地理学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是人类庞大的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它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教学完全孤立于各学科之间是不可能的。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来配合地理教学是大有裨益的,这也是因为人脑是通过充分利用联系来储存信息的,每个人的大脑有一个联系皮层,它按照不同的记忆将相似的信息连接起来。在此,浅谈用文学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
一、用文学加深学生的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启发学习自觉性。
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基础科学。地理教学不仅担负了地理科学知识的传授、地理技能的培养,更担负了国情国策教育、环境教育以及爱国主义和全球观念的教育。文学在这方面,为我们展开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清乾隆年间洪亮吉的《治平篇》中"试以一家计之:高曾之时,有屋十间,有田一顷,身一人,娶妇后不过二人。以二人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宽然有余矣。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各娶妇即有八人,八人即不能无佣作之助,是不下十人矣。以十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吾知其居仅仅足,食亦仅仅足也。子又生孙,孙又娶妇,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然已不下二十余人。以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充分体现了古人对人口与资源矛盾的忧虑,也反映了我国人口政策的科学性。又如美国生物学家R·卡逊于1936年出版《寂静的春天》一书,即为阐述滥用农药和化学物造成全球性污染问题,成为人类对环保意识的一个新纪元。再如《伊索寓言》中《兔子和狮子》"兔子们在会上慷慨陈词,争论一切动物都应该平等,狮子作出回答:'噢,兔子们,你们说得倒是很正确,只是大家没有像我这样的牙齿和爪子。"生动比拟了当今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提高综合国力,才能从"张牙舞爪"的发达国家控制下摆脱出来,在国际上具备说话的能力,具有独立的政治主权,和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二、用文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只有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地理学习兴趣,才能上升到对地理进一步的学习需要。如在讲述极光现象之前,先介绍俄罗斯诗人罗蒙诺索夫的诗《极光》:自然的规律安在?在半夜时开起晨曦/这不是太阳设置的宝座/也不是冰封的海洋/而是闪动的火焰。/啊!冰冷的火笼罩着我们/啊!虽说是夜里;/白天却来到了人间。/是什么令明亮的射线在黑夜中抖动/又是什么在天空中触发了颀长的火?/如同没有雷聚云的闪电,/从地面向高空攀登,它究竟是怎样成为凝结的蒸气。/伸冬时季变成了喷涌的火?学生在诗中就能找到关于极光的一些特征:出现时间在"夜里"、形状"颀长的火"、地点"从地面向高空攀登"。学生通过诗对极光产生了粗浅的认识,此时,教师可以根据这时学生对极光的疑问兴趣,阐明道理,展开教学。又如前苏联作家鲍·瓦西里耶夫著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以二战后期为背景,描写了五个姑娘与一股德国法西斯侦察兵殊死的战斗,最后全部壮烈牺牲。其中一位勇敢的姑娘莉扎就是在穿越沼泽的路途中,被一个猝不及防的暗褐色大气泡惊吓,陷入泥沼牺牲。这个故事既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又可以以大气泡为引,激起对沼气这种能源的学习兴趣。再如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激发对垂直地带性学习的兴趣。
三、用文学进行地理知识的迁移,产生学习需要。
"为迁移而教"是当前教育界流行的口号,学习中有效的迁移是良好教育活动的效果,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的地理,很容易通过迁移,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其他活动的动机转到地理学习上来,从而对学生产生直接兴趣。当然,这其中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以防负迁移发生干扰正常的学习活动。这里重点推荐19世纪法国"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作品:《海底两万里》、《太阳系历险记》、《地心游记》、《八十天环游地球》、《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等。如《海底两万里》,叙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海底旅行的故事。其中通过潜水船的亲身经历,描述了黑潮暖流、地中海与大西洋的密度流、北大西洋暖流。同时,亦有丰富的对海洋资源的描述,对渔业资源更是详尽,像贝类:海耳贝、介蛤、辛提贝、菊贝等;鱼类:八目鳗、海鳕鱼、鲽鱼、火鲛等;蟹类:十足蟹、菱形蟹等。使学生在明白海洋资源丰富的同时惊异于海洋的无所不备。认识到对于现今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陆地国家来说,海洋将是人类的第二居住地,海洋权益对于一个主权国家来说,关系到新世纪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作为19世纪的作家,凡尔纳在书中提到了"水中的城市,集体的海底住宅,象诺第留斯号一般,每天早晨浮上水面来呼吸"这也是当代对海洋空间利用的尝试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此书进行正向迁移,基本能将新教材第八单元海洋环境中的《海洋基本特征》《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内容轻松掌握,亦能导出海洋权益保护这一问题,使学生在对名著的愉快阅读心境下,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如《八十日环游地球》,通过福格先生由败转胜的巨赌,迁移至地方时、日界线。由竺可桢的《死海不死》迁移至海水的盐度大小与船吃水深浅的关系。
四、用文学创设疑问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用文学作品在教学中给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使他处于似曾相识却又举棋不定的疑惑状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求知的需要,通过各种矛盾的碰撞,使学习更加具有魅力,使知识得以活学活用。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先设疑:九月为何是秋天的第三个月?为何九月潦水尽?再激疑:现在我们一般把3、4、5三个月划为春季,6、7、8三个月划为夏季,9、10、11三个月划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为冬季。两者产生矛盾。学生在这种似懂非懂、不确的问题情境下,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最后师生一起通过四季的划分及中国年内降水变化规律释疑。又如苏轼的《石钟山记》中"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可为岩石的分类或外力作用设疑。
五、创设愉快的反馈形式,提高地理学习愿望。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可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以往呆板的题目类型,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将题目看作是负担,而文学就能化负担为乐趣,使学生乐于做题,从而热爱地理学习,同时,也提高了文学修养,仅以古诗为例:刘向《淮南子》中"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反映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的影响;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的观点看,前半句基本正确,黄河的主要补给类型为雨水,但亦有冰川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等,后半句"奔流到海"正确,说明陆地外流区地表径流入海,"不复回"则不符合水汽循环的道理;白居易的《游庐山大林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山地垂直地带性。又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山中一夜雨,树梢百重泉"刻画对流雨;"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描写空梅;"稍阴如秋,一雨感冬"形容昆明准静止锋的天气。此外,教师亦可反向行之,布置所需内容,由学生完成搜集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在寻找过程中,则更妙趣横生,不仅使学生喜爱地理学习,更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逐步养成对一切周围事物进行地理思考的习惯,由"知之者"为"好之者"终为"乐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