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阅读是一项很复杂的思维活动。把握思路是阅读认知的关键,正确把握思路不只是表现为掌握一个正确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体现为一种正确教学过程的进行,一种科学方法的掌握,一种素质化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形成需经过科学的反复训练。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常会发生种种倾斜。例如:⑴"空"--脱离语言材料;⑵"死"--生硬照搬教参;⑶"悬"--不切学情实际;⑷"悖"--违背认知规律。针对这种种弊端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以矫治。
关键词:思路;思维;方法;能力;弊端:"空"、"死"、"悬"、"悖";矫治:找契合点,科学设计、规律方法。
思路是作者在写文章时的思想之路。要理解通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就必须摸清作者的思路。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就文章本身而言,了解文章里作者思想发展的途径是最为切要。"又说:"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他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他甚至强调说:"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因此,要教学生理解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就必须引导学生从摸清作者的思路入手。这是一项融各种思维训练为一体的活动。一旦学生能自行把握一篇文章思路,也就具备了一种最基本的阅读能力。
以思维为核心的"智能型"写作教学理论把培养思维能力看作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读写结合,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互相印证,互相迁移的。阅读中把握思路的能力无疑对写作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能力的提高是一种正向迁移。
明确了思路教学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就能正确把握文章的思路。正确把握文章的思路,它的目的的不只是表现为最终对文章思路的正确概括,更重要的应体现为一种正确教学过程的进行,一种科学方法的掌握,一种素质化能力的培养。
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具体实行思路教学时,往往出现种种不尽人意的倾斜,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能力提高,相反是阻碍了学生思维发展,成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大难题,许多语文教学圈外人也因此对语文教学大加指责,许多教师因此而感到困惑。事实上,重视思路教学本身并没错,错就错在我们的方法上有问题,据笔者的体会、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空"--脱离语言材料。作者的思想是助于句、段、篇等具体语言材料的有组合机而体现出来的。而我们有时在完成了必要的背景和作者介绍后,就开始离开课文语言材料具体感知,直接分析概括文章的思路结构。该导的不导,该读的不读。对一些关键的,含意深刻的词语、语段视而不见,不作深挖细析。这不仅导致学生对文章中词、句缺乏一种敏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而且会造成思想空泛,感情贫乏。
 2.;"死"--生硬照搬教参。阅读过程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个体认知过程。尽管教参上的分析是多年来集体智慧的结晶,许多是已成为经典性的结论,但不能以此来"代庖"充满创造智慧的学生个体生动的认识分析。更有甚者,将教参的分析照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背下来。
 3.;"悬"--不切学情实际。不了解学情的"悬"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不能针对学生思维水平实际,过于简单或过于繁琐,抓不住重点。学生抓不住头绪,一篇文章思路分析下来学生感到头晕目眩,其实一无所获。二是不能根据教材个性特点,只求共性,忽视个性。即使同一单元同一种文体,由于作者国别、时代、写作背景等不同,行文思路都有个性差异,有时我们就拿一些基本原理文体模式套路在上面一"套",许多具体而细的个性思路发展变化过程不能作具体分析,结果学生还是抓不着边际。
4."悖"--违背认知规律,人的认识应是由个别至一般,具体到抽象,局部到整体的过程。我们有时还没有指导学生预习和自读课文,就一下子根据"文眼"或"预习提示",将思路一下子提示给学生,这虽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顿悟"能力,但许多学生还是属于"渐悟"型的。这样做,也就错乱了大多数学生的一个认知发现过程,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和培养。
那么该如何来矫治这些弊病呢?据我个人体会,认为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语言训练和思维相结合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语段分析,找准最佳契合点
思路教学是一种思维训练,但思维训练不能离开语言训练,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中需要贯彻始终,常抓不懈的根本任务。出现脱离语言材料和具体学情实际种种弊端的主要原因,表面上看来是由于课文篇幅太长,课时有限,而且,如不对整篇文章的思路讲个遍心里就不踏实,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于是讲线索,讲段意,逐句逐段,从开头讲到结尾。事实上这样的思路分析,学生的能力并不能真正得到有效锻炼。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契合点应是加强语段分析。
语段是文章最大的组成单位,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关系正是体现了全文的思路,而段内层次之间的种种关系与篇内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可以互通理解的。所以分清了段内的层次关系也就能分析关系一致的篇内段落之间的关系。例如《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的第十四自然段"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是个典型的"总--分--总"式议论段,这种思路结构式也是一般议论文常用的思路结构,所以该段可视为一篇"具体而微"的议论文。这样的语段思路分析清楚后,许多议论文的分析思路就能找到入口。
另一方面,我们掌握了段内句与句,乃至复句内分句与分句之间的种种关系,在分析段与段之间,也能借助相关的关联词语辨明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能对全文的段落层次结构作出快速图示切分,这样全文的思路也就很容易把握了。
 2.;根据学情设计,讲究分析实效。
思路教学实效性的标准是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否有用,所以必须根据学生个性实际和教材内容实际,作出科学的教学设计,如《内蒙访古》一文,针对基础较差的同学,可重点指导根据游记文特点,把握文章游览的"线路图",然后逐步理解各部分内容,再概括出中心,对基础较好的同学,除此之外,还得根据散文"形"、"神"结合特点,突破句、段结构框架,找到文章的灵魂,然后再体解作者选材、布局的独运匠心。
有时针对教材的不同特点,有的可让学生先总体把握再局部品味,如《风景谈》;有的只要把握一个句子全文思路就豁然开朗了,如《在马克思墓前讲话》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
联系学情实际,有时还表现在联系学生作文实际。"联读悟写",阅读为写作服务,这也能激起学生对分析思路的兴趣。针对学生在写议论文中表现出来的,结构不严谨,层次不清晰,衔接不自然,前后不照应等谋篇布局上的毛病,在议论文分析时可重点指导学生分析关联词语。如《讲讲实事求是》一文,前三段的思路分析是难点,但一旦指导学生抓住"如果","但是"等关联词语,就不禁叹服于作者分析的辩证,思路的严密。联系写作,学生也掌握了用关联词语体现论证辩证性的方法。
 3.;提倡质疑讨论,总结规律方法。
为了能不违背认识规律,不脱离学生实际,在思路教学中一定要坚持"三主"教学思想。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最好的方法是提倡质疑讨论。"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设情境,让学生与作者"对话",让学生质疑、讨论。当然对文章思路的质疑,不是简单的字句质疑,是种高层次的能力训练。如果教师引导恰当,学生还是能做到的。如在分析《讲讲实事求是》一文前,我要求学生在预习相关的单元知识基础上,根据提供的一些必要的写作背景知识,列出本文的论证思路提纲。结果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有关分析提出了疑问,经过大家热烈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单元知识短文中的分析是不妥的。
思路分析教学在讨论质疑过程中是一种能力的强化训练,其结果应是对种种科学方法的掌握。如何正确把握文章思路,许多教师都有丰富的经验总结。如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就总结出八种教学设计思路:⑴抓联系;⑵抓因果;
⑶抓演变;⑷抓线索;⑸抓头绪;⑹抓评价;⑺抓特色;⑻抓警句。这些宝贵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我们应在吸收这些经验基础,结合自己体会总结出更适应自己和学生的方法。如前三种方法,在具体分析中可以总结为"抓曲折"。"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思路发展的曲折变化之处,场面的转换,情节的起伏,论证角度的转移,都反映着作者的这种曲折变化。这些曲折之处,是作者思路阶段性或层次性的表现,是思维从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阶段,或从一个层次跃迁到另一个层次的过渡性环节。抓住这个过渡性的环节,就可搞清作者思维前后阶段或层次之间的关系或联系。
思路教学,说到底,就是教思路和学思路。通过思路教学来训练学生,对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和演绎等多种思维方法的训练,使学生遵循正确的思维规律进行思维活动,从而提高抽象逻辑程度,培养各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同时,也便于学生对具体语言材料进行深入感知,进行高层次品读,从而形成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统一的语言感知运用能力。只要讲究方法,指导恰当,思路教学一定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智仁勇等《叶圣陶语文教育言论摘编》
2. 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
3. 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4. 韦志成《作文教学论》
|